今天是:2025年04月06日 星期日
您現在的位置首頁 > 鐵路職工

李有道:征戰(zhàn)地鐵真“有道”

2019-08-19 17:07:02來源:用戶投稿作者:右1

尤其對下穿沙灣水道部分地段,斷面地層和隧道頂部地質斷面較多,施工中易發(fā)生盾尾涌水、涌沙、盾構機鉸接密封滲漏、河底沉降、冒頂冒漿、河堤沉降變形開裂、河水回灌隧道等風險問題。李有道給技術人員傳授方法,施工中將下穿前50環(huán)作為參數優(yōu)化和施工磨合段,收集、整理及總結各地層的掘進參數,同時加強對地面變形情況的監(jiān)測分析,分析盾構機始發(fā)時以及推進時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影響,掌握盾構推進參數、同步注漿及二次注漿參數與地面沉降之間的關系,確保盾構機實現勻速、連續(xù)、高效掘進。在下穿前,對刀具進行了全面檢測,對磨損刀具進行更換,對機械、電氣設備等進行檢修,尤其是重點檢查盾尾密封、盾體與盾尾鉸接處的密封的止水效果,確保盾構機的工作狀態(tài)良好,減少下穿時停機檢修的風險。

在下穿過程中,盾構機遇到上硬下軟地層,開挖面上部主要為中風化泥質粉砂巖,下部有少量強風化泥質粉砂巖,盾構機垂直姿態(tài)有向下趨勢,當盾構機姿態(tài)難以控制時,李有道提出采取增加外置千斤頂輔助措施,保證盾構機姿態(tài)控制在50毫米以內。下穿段地層主要是中風化泥質粉砂巖,刀具容易磨損,掘進過程中發(fā)現參數異常時,李有道及時組織專家論證,根據地質條件,進行了一次帶壓開倉換刀,一次常壓開倉換刀,保證盾構機順利下穿沙灣水道。

為了保證成型隧道質量,李有道要求現場技術人員加強盾構掘進姿態(tài)監(jiān)測和管片選型工作,嚴格控制管片拼裝質量,為防止因管片變形引起地層的過度擾動,施工中對管片螺栓擰緊實行三次復緊,即拼裝管片時一次擰緊,推出盾尾后二次擰緊,后續(xù)盾構掘進至每環(huán)管片拼裝前,對相鄰已成環(huán)的3環(huán)范圍內管片螺栓進行全面檢查并復緊,加強螺栓復緊和盾尾間隙控制,減小管片錯臺、裂縫、漏水,保證較好的隧道線形,提高隧道防水質量。經過李有道的精心組織,用心指導,攻堅克難,使橫番4號中間風井一5號盾構井區(qū)間左線于2019年7月28日在全線率先順利貫通。

為了打造智慧工地,李有道注重抓好信息化管理,分部成立了信息中心精英團隊,已逐步將BIM技術在方案模擬及優(yōu)化、碰撞檢查、預留接口、可視化技術交底、以及數字化加工等方面的優(yōu)勢應用到了本項目管理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之中,特別是在鋼筋加工場實現“高效、精準和全自動化生產的數字化加工”目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廣泛應用視頻監(jiān)控和臉面識別系統(tǒng),實現了監(jiān)控全覆蓋與門禁管理。在重點工地安裝視頻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。分部、工區(qū)領導、管理人員通過手機、臺式、平板電腦等不同終端,在辦公室、監(jiān)控室、去工地途中、出差等對施工一線實施遠程監(jiān)控工地現場的施工動態(tài)、施工程序、施工工藝、施工安全、施工操作過程、非施工狀況等監(jiān)控。通過對現場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。實現了對施工安全生產全天候、360度無死角的遠程監(jiān)控。特別是對安全質量、文明施工進行了有效的監(jiān)控,達到對施工過程實時監(jiān)控的效果,較好地解決了施工點多線長、管理遺漏不到位的問題。

李有道實在“有道”,項目技術質量管理工作有條不紊開展,服務及時,保障有力,項目施工生產安全優(yōu)質穩(wěn)步推進,自總承部開展季度考核評比以來,分部奪得5次第一名,一次第二名,獲廣東省總工會“十賽十建”勞動競賽流動紅旗,李有道功不可沒。2018年五分部獲中鐵十一局“施工技術管理先進單位”,他本人獲“優(yōu)秀科技工作者”稱號。他堪稱是項目經理的“軍師”,項目的“總參謀長”,項目工程技術質量管理工作的“總管家”,南粵速度的技術先行者。

(林赤喜 唐里)

附圖說明:

圖1、總工程師李有道(右1)在現在檢查技術質量工作

圖2、總工程師李有道(左1)在現場研究解決有關施工技術問題

圖3、總工程師李有道(右)向總承包部領導匯報2號井盾構施工技術方案

圖4、總工程師李有道(右1)組織召開重難點技術攻關會議
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載內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

鐵路資訊

鐵路風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