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首頁 > 鐵路文藝

《古琴》的靈感來自父親講的故事

2017-06-22 20:35:11來源:用戶投稿作者:鐵路乘客

山東濰坊的坊子區(qū)至今保留著103座德式建筑、63座日式建筑:有的建筑保存完好,仍然在使用;有的建筑被開發(fā)成愛國教育基地或旅游景點;有的則茅草叢生,陷入頹敗之中。那些天,我在這些建筑里轉來轉去,想著父親講的故事,突然萌生了寫一部長篇小說的念頭,這部長篇小說一定要跟這些建筑有關,跟家國有關,跟民族文化有關,同時也要跟愛恨情仇有關。

父親曾經在山東濰坊的坊子區(qū)從事列檢工作,他們的待檢室是一戰(zhàn)時期德國建的檢車段,單身宿舍是德建鐵路公寓,工作與生活全被德式、日式建筑包圍。父親講過兩個跟坊子區(qū)有關的故事。一個是德占坊子時期,一名德國士兵到理發(fā)店理發(fā),被愛國理發(fā)師用剃刀割斷喉嚨,為了抓捕理發(fā)師,德國侵略者殺了整整一個村莊的人。另一個是日占坊子時期,一名日本電工爬到電線桿上修理線路,手鉗掉到地上,他叫一位過路的中國老百姓幫忙撿,因為語言不通,中國老百姓以為叫他搖晃電線桿,結果差點把日本電工從電線桿上搖晃下來。這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以至于2013年五一前后,我到坊子區(qū)旅游時,它們一下從我的腦海里蹦了出來。

回來之后,我開始查閱坊子區(qū)的德式建筑歷史,得知這些建筑跟膠濟鐵路有著極深的淵源,可以說因為膠濟鐵路的建設才有了這些建筑的存在。這樣的建筑不是坊子區(qū)獨有的,它幾乎遍布膠濟鐵路沿線:青島、大港、黃臺、濟南等地,甚至淄博火車站南邊那個封閉的家屬院里也有德式建筑。年輕的時候我去過那個家屬院很多次,里面確實有幾座高大闊綽的石墻房屋,我的同事住在里面,從沒感覺住在歷史里面,只常抱怨它的老舊還有陰涼。就是一群這樣的建筑,如同一段特殊的文字,記錄著一戰(zhàn)時期這里經受的欺凌、屈辱還有風雨和滄桑。

為了深入了解那段歷史,我通過網(wǎng)絡、書籍大量收集資料,買了一個藍皮文件夾將資料打印出來,一頁一頁夾在里面,有時間就拿出來研讀,并且專門做了讀書筆記。濟南鐵路局有一群膠濟鐵路歷史愛好者,他們時常與我講述那段歷史,遇到感興趣或者有用的史料我馬上記錄下來。小說的時代背景必須是一戰(zhàn)時期,必須與鐵路有關,人物是虛設的,故事情節(jié)是虛構的,重要的歷史節(jié)點與歷史事件卻必須是準確的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,我開始動手寫作,寫起來才發(fā)現(xiàn)真的很難。因為一直致力于中短篇小說創(chuàng)作,所以人物與故事的設置、情節(jié)的推動都不知不覺地向中短篇小說靠攏。小說寫到五六萬字就寫不下去了,人物與故事懸在半空。一天,我遇到我們省的一個文學評論家,并將我的這種創(chuàng)作情形告訴了她,她說:“寫不下去的時候,就叫一個人物死掉。死去幾個人,小說也就完成了。”這真是一個好辦法,每個人物涉及一段故事,一個人物死去,代表一段故事結束,一段故事結束,必然推出新的故事。死的自然不能是主角,主角死了,小說就沒有必要寫了,幾個配角陸續(xù)死去,到了最后,第二主角也死去了。第二主角是個德國鐵路工程師,像父親講的第一個故事里的情節(jié)一樣,這位德國鐵路工程師在理發(fā)店被理發(fā)師用剃刀割斷了喉嚨。

小說《古琴》寫完便進入漫長的修改期,很多修改都是我在上下班的火車上完成的。一上車,我找個地方坐下,拿出草稿,埋頭看稿、改稿,對身邊的人與事不管不問。有一次周末加班,下班坐火車到淄博站時已是夜色闌珊,我拿著厚厚的稿子站在站臺上,想到回家后女兒吵著要談心,老公喊著要吃飯,婆婆興致勃勃地轉換電視頻道,哪有改稿的時間與空間。于是,我跑進候車室,找個座位坐下繼續(xù)改稿。等到最后一頁看完,已近22點。

書出版之后,我有點小小的激動,畢竟這是人生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書,翻開來讀,卻有諸多的不滿意:比如故事單薄,完全不符合最初設想;比如有些句子過于簡潔,失去了藝術應該具備的美……它不像我的中短篇小說那樣,諸多篇目里總有一兩篇是我喜歡且滿意的。這部小說就像一個沒有經驗的女人生下的一個丑孩子,有著先天的不足和缺憾。所有的不足與缺憾只能等待日后彌補,因為當初構思的是一家三代的故事,寫的時候卻只寫了第一代,第二代、第三代等著日后去完成。

小說雖然寫得不滿意,依然有朋友和陌生讀者購買閱讀,這使我感動不已。文學就是這樣,在滿足自己表達欲望的同時,還能讓人感受到世界與人生的美好,也許這就是我跟很多人都喜歡它的原因。

上一篇:我眼中的巔峰之戰(zhàn)
下一篇:火種
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載內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

鐵路資訊

鐵路風景